2009年3月23日星期一

梁家傑、陳清僑﹕人文西九 文化社區──創意都會的軟件規劃

2009-3-23

【明報專訊】在過去的兩三年裏,本地文化界大抵已有共識,認為文化軟件的發展才是西九文化區項目成功的關鍵,必須視作西九計劃的主要組成部分來規劃。這裏所謂的「軟件」,也就是說,在文化區和文化設施的策劃、建設、營運和使用之中,關乎人們在創作、生產及參與藝術的過程中所能感染到的種種「軟」得着。

3原則發展西九文化軟件

這「軟實力」正是我們文化的核心,人們創造力和想像力的泉源,現代都會文明人文精神的根本。公民黨對文化的力量十分重視,因此,我們建議,在貫徹文化區的整體規劃時,西九文化軟件的發展應根據以下3個原則來策劃,即:

1.在建設西九文化區的過程中,兼重城市規劃和文化規劃,從開始便把西九計劃的人文精神作為推動香港文化發展的主力,務求使一個前所未見的「人文的西九」能夠滲透40公頃的文化填海區,並跨越、延展而為周邊的西九龍社區以至全港18區的整體文化願景。

2.文化的滋生是以人為本的,文化的發展也得以民為本、由民間主導,故西九規劃須能:(一)激發文化社區的持續成長;(二)推動以社會多元生活和文化面貌為本的在地文化創新和發展;並且(三)以培育文化創意人才和塑造文化都會為中、長期目標,而非僅着眼短期的財政回報或到訪旅客量。

3.在策劃、建設及發展西九文化區的整體過程中,應盡量採納自下而上的民間參與及規劃原則,踏踏實實地走上「與民共議」之路,透過文化界和各不同在地社群之間的努力和互動,群策群力,把西九逐步打造成香港700萬人共同擁有的文化願景的投影。

我們深信,西九管理局的首要任務應是透過西九為香港「建設以民為本的文化都會」。我們呼籲當局能勇於承擔,根據上述原則落實文化區的規劃和發展。配合綠色經濟的願景,西九應該發展成一個「低碳示範區」,不但提升環境質素,更可以向國際社會展示本港承擔全球責任的勇氣。

香港絕對有條件發展成區內獨特的創意文化樞紐,但這必須建基於本土極為豐富多元的社會文化資源及歷史發展脈絡之上。尊重本土,着力於社群和社區的持續發展,必更能培養跟國家以及國際接軌和互動的文化主體,也更有助我們置身於當代中華文化變遷和全球文化發展的脈絡之中。

都會得注入文化氧分

因此,要落實西九的規劃,就不能避談香港整體文化政策的進一步檢討和探索;而具體的文化政策又須結合保育工作、文化傳承工作、社區文化塑造、文化公民培育、自由創作環境、創意人才和產業發展、媒體教育和公眾參與等一籃子的政策範疇全面推行。西九要發展,要公共空間,要人才培育;香港城市更需要創意思維和人文關懷,這都在在需要產業界和文化界的共同努力,互動發展。

創意的社區,軟件的規劃,人文的西九——我們的都會今天就得開始注入文化的氧分。

作者梁家傑為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清僑為公民黨執委會成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